1. <acronym id="wky9l"></acronym>
        <acronym id="wky9l"><label id="wky9l"><xmp id="wky9l"></xmp></label></acronym>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江淮一覽 > 正文

        中國科大在時間反演對稱性的實驗檢驗上取得進展

        來源: 中安在線 編輯:呂德偉 2022-08-26 15:29:46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8月25日從中國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盧征天教授團隊利用激光冷原子方法對鐿-171原子(Yb-171)的固有電偶極矩進行了首次測量,獲得了該電偶極矩小于1.5 x 10-26e cm的上限結果,并對鐿-171原子核的席夫極矩設定了上限。相關成果8月19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原子與原子核當中普遍存在自旋現象,旋轉原子中的電荷流動形成一個線圈,從而產生原子的固有磁偶極矩,這是我們熟悉的原子內稟屬性。然而,原子內部的正負電荷是否會沿自旋方向有所分離而產生固有電偶極矩?

        自從上世紀50年代,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宇稱不守恒的設想,人們便開始尋找粒子、原子核及原子的固有電偶極矩。這種物理現象既破壞空間反演對稱性(即“宇稱”),又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并與CP破壞、物質-反物質不對稱等基礎物理問題緊密相關。

        粒子物理理論推測電偶極矩研究是通向標準模型之外新物理的一條充滿希望的探索途徑,半個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實驗在尋找電偶極矩信號,測量精度不斷提高,但迄今為止所有測量都只得到了上限。

        原子的固有電偶極矩會使得自旋進動頻率因外加電場而有所變化。中國科大研究人員利用激光對Yb-171原子進行冷卻與囚禁,觀察光阱中原子的自旋進動現象。他們利用綴飾光原理發展出了一種針對原子自旋態的量子非破壞測量方法,把測量中的技術噪聲壓低到量子投影噪聲極限以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自旋態的測量效率。同時把自旋進動的相干時間提高到300秒以上,最終對15赫茲的自旋進動頻率實現了100 納赫茲量級的測量精度。

        在精度大幅提升的前提下,研究人員首次觀測到了光阱中的宇稱混合效應,并通過對光阱的精確操控成功抑制了與光阱相關的系統誤差。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生鄭濤和楊洋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夏添博士和盧征天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記者 汪喬)

        主管:中共銅陵市委宣傳部 主辦:銅陵日報社 地址:安徽省銅陵市淮河大道北段358號
        版權為 銅陵新聞網 www.judeehoward.com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5012973號 [皖網宣備08004號]
        聯系電話:0562-286215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62-2876599 郵箱:tlnews@tlrb.com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996|久久白白布发布视频首页
        1. <acronym id="wky9l"></acronym>
            <acronym id="wky9l"><label id="wky9l"><xmp id="wky9l"></xmp></label></acronym>